
最美劳动者系列报道之六—鲁银投资:“滩摽子”精神在这里闪光
发布时间:
2021-05-26 17:59
来源:
浏览量:
在菜央子盐场,提起杨建成组产的盐,公司上下没有不称赞的,谈到杨建成的干劲,同事们也没有不佩服的,杨建成的“滩摽子”精神正在激励着山东菜央子盐场的每一位员工。
杨建成,现年52岁,中共党员,是一工区12组组长。他热爱晒盐这个岗位,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。凭着一种对制盐工作的热爱,他以常人少有的“摽劲”。谱写出自己晒盐生涯中让人刮目相看的新篇章。
摽住工艺创新不放松
在30多年的生产实践中,杨建成以“新、深、长”工艺为基础,进行了不断的完善,在生产细节上严格控制,逐渐摸索出一套低温续卤、大风制卤、卤水分晒等办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生产工艺。为了证实低温续卤对结晶硬度的影响,杨建成每天晚饭后都要到盐田里加班到十一、二点,几十年如一日,每年产量、质量都列全场前茅,常年的生产实践,练就了一身绝活,他能根据卤水颜色和手感粘度判断出卤水度数,估算钠镁比值;能够结合地温、气温、风速等天气因素判断蒸发量,从而勾兑卤水,调整结晶速率;能够根据公司要求,随时调整工艺,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原盐。在雨季,活用“薄赶快跑、横穿斜跑”的制卤方法,保住结晶面积不脱池。长年保证盐质不变,所有成品全是大粒透明的单晶体颗粒,不用洗坨理化指标全是优级,单产全公司最高。
老卤综合利用一直是困扰公司的技术难题,也是环保治理的难题,杨建成创造了“老卤上返、新老混合”的制卤方法,解决了工区大量老卤直接外排所造成的盐分损失和环保处理费用,为企业节约了卤水资源,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市场竞争力。
摽住品质匠心不放松
2012年,公司提出了:向杨建成学习,产大粒盐,产优等盐,争创“全国海盐标杆企业”的口号。作为一名老党员,为了让全场原盐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,杨建成将自己的经验技术毫不保留的与大家分享,别人来学习,他都会无私的、不厌其烦的亲自示范,量卤水、看深浅、做化验、现场指导。在他的指导和帮扶下,全场有一半以上的班组改进和完善了生产工艺,原盐质量有了一个大的提升,从2012年到2017年,所在工区盐产量每年都保持百分之三的增长,优一级频品同比其它单位高5 %。2018年,他被调到一工区最好的班组,当年他的产量完成112.83%,比上年同期多产了1431吨盐,优等盐占比100%,按当时的市场价多创收30多万。2020年工区给杨建成配上了副手,让他从本组解放出来,负责工区东部班组生产质量,在他的传帮带下,东部区域各班组优等盐数量由0,达到了30-60%之间,成绩的取得获益于杨建成背后默默地付出,“物有甘苦,尝之者识;道有夷险,履之者知”,杨建成的工作作风激发了一大批班组长的上进心。
摽住担当奉献不放松
在日常生产中,他每天徒步跑水线拔插闸门,跑一圈就要6里路,每天要走50多里路,他脚底磨起了厚厚的泡,不知磨烂了多少双鞋子,但他默默地承受着,从无怨言。常年的奔走让他双腿落下了膝关节软骨脱落,经常疼得他难以睡觉,可他还是倔强的不愿意休息,继续坚守在岗位上。2016年麦收时节,他家里种的8市亩小麦等待收割,妻子一人在家忙不过来,多次来电话催他回家。他晚上干了一通宵,早晨向领导请了一天假收麦,听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,家里的活还没干完,下午就跑回盐场。妻子深知杨建成的心思,“想留也留不住,白天晚上想的都是他那几个盐粒子”。每年统算考勤,杨建成也就休几天班,大伙说:杨建成成年摽在滩里,心里净装着滩里的活,是一个闲不住的人,盐场就像他的“家”。他以舍小家、顾大家的“滩摽子”精神,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
作为一名党员,杨建成以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、精一行的敬业精神,用生产事实完善了传统工艺,为山东国惠海盐制盐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