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山东发展“陇电入鲁”工程助力我省能源结构优化
发布时间:
2025-03-10 16:20
来源:
浏览量:
2025年3月1日,是山东实施“外电入鲁”战略20周年,过去20年间,共有1.22万亿千瓦时省外来电输送至齐鲁大地,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。随着我国首个“风光火储一体化”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——陇东至山东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进行分区域调试送电,山东发展直属企业山东绿色能源投资建设的“陇电入鲁”工程服务山东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将开始发挥实质性作用。

突破能源天花板:从“一煤独大”到绿电赋能
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,山东近年来以“外电入鲁”战略为突破口,加速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。2024年,山东全社会用电量达8319.72亿千瓦时,位居全国前三。长期以来,山东能源结构“两高”问题突出——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、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高。为破解这一困局,山东将目光投向能源富集地区,通过“外电入鲁”工程实现跨区域能源优化配置。
“陇电入鲁”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“西电东送”重大工程之一,是甘肃省继“陇电入湘”之后的第二条能源外送大通道、山东省“外电入鲁”布局中的第四条直流输电通道。工程总装机容量1450万千瓦,其中,新能源总装机1050万千瓦、火电总装机400万千瓦。今年迎峰度夏前将正式全线投入运行,届时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超400亿千瓦时,其中绿电达50%,实现从“外电入鲁”向“绿电入鲁”的升级跨越。
开云kaiyun在线坚定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,积极承担项目投资建设任务,指导山东绿色能源公司稳妥推进项目投资建设,2024年成功实现首批10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,圆满完成国家首批“沙戈荒”大基地项目并网发电的重大战略任务,为加快推进陇东能源基地建设、推动山东能源结构调整优化、强化电力供应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,后续项目将与特高压同步投产同步发挥效益。
央地协同攻坚:党建引领促东西协作
“陇电入鲁”工程不仅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工程,更是一次跨越地域、文化、行业界限的深度合作,来自甘肃与山东的建设者们携手并肩,以沙土与汗水铸就两地深情厚谊,架起东西协作的桥梁。项目汇聚了新能源领域业务骨干,与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单位、国内知名新能源制造企业协同合作,整合智库、技术行业信息及新能源装备资源,合力攻坚项目关键点和重难点任务,助力驻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现代化水平提升,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。项目建设高峰期可带动就业人员约2600 人,运行期间带动就业人员约500人,优先吸纳甘肃当地劳动力,针对风电、光伏设备技术要求,组织专项培训超3000人次,使部分农民工转型为技术工人,培养了一批本土化技术骨干,为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储备技术人才,保障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互促共进。
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是项目成功的关键。从吉林“吉电入鲁”到甘肃“陇电入鲁”,党建引领已成为公司攻坚克难的“红色引擎”。异地建设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新能源项目,除了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,还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化解各类问题,形成项目投资建设合力。为此,公司成立“陇电入鲁”临时联合党支部,以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为项目投资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。
未来展望:构建特高压双环网,冲刺“双碳”目标
当前,山东“外电入鲁”工程已形成“五交三直一环网”的混联电网格局,省外受电能力提升至3300万千瓦。去年,山东接纳省外来电1548亿千瓦时,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18.6%,“外电入鲁”中绿电占比达到23%,相当于节约标煤约980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30万吨。其中,山东绿色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电力优质工程金奖项目——“吉电入鲁”配套新能源工程,每年可向山东输送清洁电力约30亿千瓦时,节约标煤约9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250万吨,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发挥重要作用。
到2025年,随着“陇电入鲁”等工程全面投运,山东年接纳省外电量将超1500亿千瓦时,绿电占比持续攀升。山东绿色能源公司将以“外电入鲁”大基地项目为支点,为我省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,为东西部协作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发展力量。